3.5 自定义Mybatis的设计模式

3.5.1 工厂模式(SqlSessionFactory)

工厂模式的原理如下图:

3.5.2 代理模式(MapperProxyFactory)

代理模式分为静态和动态代理。静态代理,我们通常都很熟悉。有一个写好的代理类,实现与要代理的类的一个共同的接口,目的是为了约束也为了安全。具体不再多说。

这里主要想说的是关于动态代理。我们知道静态代理若想代理多个类,实现扩展功能,那么它必须具有多个代理类分别取代理不同的实现类。这样做的后果是造成太多的代码冗余。那么我们会思考如果做,才能既满足需求,又没有太多的冗余代码呢?——————动态代理。通过前面的课程我们已经学过了基于JDK的动态代理实现方式,今天我们就会使用JDK动态代理方式来编写MapperProxyFactory类。

动态代理模型图:

3.5.3 构建者模式(SqlSessionFactoryBuilder)

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构建者模式,通过百度百科如下:

具体设计模式的模型图如下:

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,创建者模式由四部分组成。

抽象创建者角色:给出一个抽象接口,以规范产品对象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建造。一般而言,此接口独立于应用程序的商业逻辑。模式中直接创建产品对象的是具体创建者角色。

具体创建者必须实现这个接口的两种方法:

  • 一是建造方法,比如图中的buildPart1和buildPart2方法;
  • 另一种是结果返回方法,即图中的getProduct方法。

一般来说,产品所包含的零件数目与建造方法的数目相符。换言之,有多少零件,就有多少相应的建造方法。

具体创建者角色:他们在应用程序中负责创建产品的实例。这个角色要完成的任务包括:

1、实现抽象创建者所声明的抽象方法,给出一步一步的完成产品创建实例的操作。

2、在创建完成后,提供产品的实例。

导演者角色:这个类调用具体创建者角色以创建产品对象。但是导演者并没有产品类的具体知识,真正拥有产品类的具体知识的是具体创建者角色。

产品角色:产品便是建造中的复杂对象。一般说来,一个系统中会有多于一个的产品类,而且这些产品类并不一定有共同的接口,而完全可以使不相关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