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Nginx优化配置

1.2 HttpGzip模块配置

下面配置Nginx的HttpGzip模块。这个模块支持在线实时压缩输出数据流。

看是否安装了HttpGzip模块:

1
2
3
4
[root@foreverSFJ ~]# nginx -V
nginx version: nginx/1.16.1
built by gcc 8.3.1 20190507 (Red Hat 8.3.1-4) (GCC)
configure arguments:

配置代码:

1
2
3
4
5
6
7
gzip on;
gzip_min_length 1k;
gzip_buffers 4 16k;
gzip_http_version 1.1;
gzip_comp_level 2;
gzip_types text/plain application/x-javascript text/css application/xml;
gzip_vary on;
  • gzip用于设置开启或者关闭gzip模块,“gzip on”表示开启GZIP压缩,实时压缩输出数据流;
  • gzip_min_length设置允许压缩的页面最小字节数,页面字节数从header头的Content-Length中获取。默认值是0,不管页面多大都进行压缩。建议设置成大于1K的字节数,小于1K可能会越压越大;
  • gzip_buffers表示申请4个单位为16K的内存作为压缩结果流缓存,默认值是申请与原始数据大小相同的内存空间来存储gzip压缩结果;
  • gzip_http_version用于设置识别HTTP协议版本,默认是1.1,目前大部分浏览器已经支持GZIP解压,使用默认即可;
  • gzip_comp_level用来指定GZIP压缩比,1 压缩比最小,处理速度最快;9 压缩比最大,传输速度快,但处理最慢,也比较消耗cpu资源;
  • gzip_types用来指定压缩的类型,无论是否指定,“text/html”类型总是会被压缩的;
  • gzip_vary选项可以让前端的缓存服务器缓存经过GZIP压缩的页面,例如用Squid缓存经过Nginx压缩的数据。

1.2 负载均衡配置

1
2
3
4
5
6
7
upstream cszhi.com{
ip_hash;
server 192.168.8.11:80;
server 192.168.8.12:80 down;
server 192.168.8.13:8009 max_fails=3 fail_timeout=20s;
server 192.168.8.146:8080;
}

upstream是Nginx的HTTP Upstream模块,这个模块通过一个简单的调度算法来实现客户端IP到后端服务器的负载均衡。

在上面的设定中,通过upstream指令指定了一个负载均衡器的名称cszhi.com。这个名称可以任意指定,在后面需要的地方直接调用即可。

Nginx的负载均衡模块目前支持4种调度算法,下面进行分别介绍,其中后两项属于第三方的调度方法。

  • 轮询(默认):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,如果后端某台服务器宕机,故障系统被自动剔除,使用户访问不受影响;
  • Weight:指定轮询权值,Weight值越大,分配到的访问机率越高,主要用于后端每个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下;
  • ip_hash: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,这样来自同一个IP的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,有效解决了动态网页存在的session共享问题;
  • fair:比上面两个更加智能的负载均衡算法。此种算法可以依据页面大小和加载时间长短智能地进行负载均衡,也就是根据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,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。Nginx本身是不支持fair的,如果需要使用这种调度算法,必须下载Nginx的upstream_fair模块;
  • url_hash:按访问url的hash结果来分配请求,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,可以进一步提高后端缓存服务器的效率。Nginx本身是不支持url_hash的,如果需要使用这种调度算法,必须安装Nginx 的hash软件包。

在HTTP Upstream模块中,可以通过server指令指定后端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,同时还可以设定每个后端服务器在负载均衡调度中的状态。常用的状态有:

  • down:表示当前的server暂时不参与负载均衡;
  • backup:预留的备份机器。当其他所有的非backup机器出现故障或者忙的时候,才会请求backup机器,因此这台机器的压力最轻;
  • max_fails:允许请求失败的次数,默认为1。当超过最大次数时,返回proxy_next_upstream 模块定义的错误;
  • fail_timeout:在经历了max_fails次失败后,暂停服务的时间。max_fails可以和fail_timeout一起使用。

注意,当负载调度算法为ip_hash时,后端服务器在负载均衡调度中的状态不能是weight和backup。

1.3 StubStatus模块配置

StubStatus模块能够获取Nginx自上次启动以来的工作状态,此模块非核心模块,需要在Nginx编译安装时手工指定才能使用此功能。

以下指令实指定启用获取Nginx工作状态的功能。

1
2
3
4
5
6
location /NginxStatus {
stub_status on;
access_log logs/NginxStatus.log;
auth_basic "NginxStatus";
auth_basic_user_file ../htpasswd;
}

stub_status设置为“on”表示启用StubStatus的工作状态统计功能。access_log 用来指定StubStatus模块的访问日志文件。auth_basic是Nginx的一种认证机制。auth_basic_user_file用来指定认证的密码文件,由于Nginx的auth_basic认证采用的是与Apache兼容的密码文件,因此需要用Apache的htpasswd命令来生成密码文件,例如要添加一个test用户,可以使用下面方式生成密码文件:

1
/usr/local/apache/bin/htpasswd -c  /opt/nginx/conf/htpasswd test

然后输入两次密码后确认之后添加用户成功。

要查看Nginx的运行状态,可以输入http://ip/NginxStatus,输入创建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看到Nginx的运行状态:

1
2
3
4
Active connections: 1
server accepts handled requests
34561 35731 354399
Reading: 0 Writing: 3 Waiting: 0

Active connections表示当前活跃的连接数,第三行的三个数字表示 Nginx当前总共处理了34561个连接,成功创建次握手, 总共处理了354399个请求。最后一行的Reading表示Nginx读取到客户端Header信息数,Writing表示Nginx返回给客户端的Header信息数,“Waiting”表示Nginx已经处理完,正在等候下一次请求指令时的驻留连接数。

在最后这段设置中,设置了虚拟主机的错误信息返回页面,通过error_page指令可以定制各种错误信息的返回页面。在默认情况下,Nginx会在主目录的html目录中查找指定的返回页面,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错误信息的返回页面大小一定要超过512K,否者会被ie浏览器替换为ie默认的错误页面。

1
2
3
4
5
error_page 404 /404.html;
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/50x.html;
location = /50x.html {
root html;
}